2018年7月8日,中國人口宣傳教育中心和三聯生活周刊在光華路SOHO舉辦 “做智慧的家長,讓科學素養(yǎng)成為解開焦慮的鑰匙”親子沙龍,中科院心理研究所博士關梅林和營養(yǎng)學家顧中一雙劍合璧,為青春期父母的家庭教育支招。
孩子進入中學之后,家長們普遍成為各科課外班里的“中年學生”和各種課業(yè)APP的“資深用戶”,和青春期孩子的溝通也越來越困難,焦慮是她們共同的標簽。這場沙龍旨在幫助他們科學有效地平衡家庭和生活。
(圖為中國人口宣傳教育中心主任姚宏文致辭)
養(yǎng)成智慧型父母:解開焦慮要“講科學”
能不能再報個課外班?孩子看球會不會沉迷?零食汽水要不要杜絕?媽媽們的各種疑問,基本源自競爭大、信息雜、選擇難引發(fā)的“焦慮癥”。
面對起跑線上的“軍備競賽”,關梅林對很多急于求成的家長提出了 “以終為始”的教育觀,即面向未來社會的要求培養(yǎng)孩子,立足長遠,更重視積極心理品質的培養(yǎng)。
(圖為關梅林博士演講剪影)
不少父母缺乏親子教育相關的理論,導致在和孩子相處時不得法。關梅林認為,“學習是做智慧型父母的必然選擇”?茖W的教育方法,應順應孩子個性特點、重視多元能力,拒絕唯成績論、用共情的方式和孩子溝通……與其每天零食游戲電腦,事事嚴防死守,不如和孩子一起設立都能接受的“度”——既不過度禁絕,也不過度縱容,從“管理孩子”變成“孩子自我管理”。以暑假最熱門的“汽水零食吃不吃”的問題為例,關梅林認為,首先是要讓孩子的大腦有“度”的概念,明確可以吃多少;其次是孩子吃時要覺察,理性決策吃的量,不隨心所欲。總之,父母只要幫助孩子建立自我管理的意識,注意適度就不必擔心。
“有度”的觀念不僅適用于孩子的自我管理,在關梅林眼里,這也是成為智慧型父母需要遵循的界限——“要準確把握好孩子成長中的‘度’。如果過度限制孩子,反而容易誘發(fā)對限制物的渴望及無監(jiān)管下的自我放縱。”
營養(yǎng)健康面面觀: 從容飲食要“懂干貨”
面對海量飲食資訊,如何做出科學判斷,吃得更健康是父母普遍關注的話題。營養(yǎng)學家顧中一提醒大家要牢記中國居民膳食平衡寶塔,明確青少年營養(yǎng)需求,重視鈣、蛋白質的高需求量。同時也從科學運動、注重飲食衛(wèi)生健康等方面指導家長進行營養(yǎng)干預。
對于家長中流傳甚廣的添加劑對孩子成長不利的誤解,顧中一認為,談“添”色變,是因為混淆了正規(guī)食品添加劑和以三聚氰胺為代表的非法添加物之間的差別。事實上,合法使用甜味劑一類的添加劑,安全性有保障。除此之外,有色素的食品也不會像傳言所說會導致孩子自閉。
在營養(yǎng)健康的價值觀層面,專家認為與其過度追求所謂的“極致健康”,不如更加重視整體生活的愉悅,通過科學的計算和合理的搭配,把握飲食的度。顧中一還指出在營養(yǎng)學中常說“沒有垃圾食品,只有垃圾吃法”,要把目光聚焦到整體膳食模式上來,而不是僅僅聚焦在單一的食物或營養(yǎng)元素上。 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,如有文章來源系網絡轉載,本網系信息發(fā)布平臺,如有侵權,請聯系本網及時刪除。
|